在親密關系中,我們不時會釋放出一些攻擊性。
可能很多人會詫異,親密關系不是應該充滿愛意、呵護、涵容、支持嗎,為什么要不時釋放出一些攻擊。
我們攻擊伴侶,蕞常見的原因是覺得對方不好,讓我們受傷了、難受了。但也可能是我們覺得對方太好了,我太愛你了,不打你兩下都無法表達我對你的愛。
你看情侶之間,可能女生突然就咬男生一口,或掐一下;夫妻關系平穩(wěn)一段時間,某個人就要搞點事情,刺激一下對方。
這種攻擊,若你能發(fā)現(xiàn)它背后的深愛,是可以讓彼此更愉悅、更親密。可能這對情侶打著打著就吻起來了,可能這對夫妻斗著斗著,心近了,氛圍活了。
當然,親密關系中有些攻擊的原因和方式可能并不這么讓人愉快。
有的攻擊如暴風狂雨,如雷霆之怒,如棍棒,像利刃,讓人難以感受到愛,而是強烈的毀滅感;
有的攻擊,消極、隱蔽,如陰雨天的小雨,要下不下,你以為它不下時,又突然給你滴幾滴雨,你錯愕、惱怒,但又覺得自己小題大做。
前者是明刀明槍,是“主動攻擊”,后者是隱形的攻擊,也是“被動攻擊”,多發(fā)生于弱勢一方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。
隱形攻擊可表現(xiàn)為:
1.沉默回避
面對沖突,ta總是很沉默。
當你嘗試詢問ta的想法,或要求ta直面問題時,ta或沉默,或打岔,或逃離,或翻身睡著、或忙于它務而逃避,不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,也不嘗試解決問題。
當你把ta抓住,不讓ta逃走,ta表面上表現(xiàn)出愿意聽你談談,但交談中處處讓你感到對話根本無法深入下去,談了和沒談是一樣的結果。
若你心靜下來,在談話時慢慢感受,你會注意到此刻ta看似在跟你談,但處于一種防御狀態(tài),你說的話,ta根本就不準備讓它進去,只想著如何挫敗你、否定你、抵擋你。
2.假意妥協(xié)
假意妥協(xié),也是被動攻擊的一種。
但是,你一定要相信ta們的真誠,因為在意識層面,ta們也勸自己暫時妥協(xié)、讓步,答應你,滿足你,以避免沖突和承接你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。
只是潛意識里,ta感到憤怒、委屈,于是在實際行動中依舊本能地忠誠于ta自己,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。
ta可能無意中忘記你的囑咐;ta忘記了送你周年禮物,可能是離譜地看錯了日期;ta可能突然扭傷了腰,所以沒辦法完成答應你的事情……
3.依賴,不負責
“依賴”這種被動攻擊方式,經常發(fā)生在子女和父母之間,以及伴侶之間。
例如,孩子本可以獨立完成作業(yè),但當媽媽吼了ta,錯怪了ta,羞辱了ta,否定了ta等等,ta突然變得退行,以前能做的、能思考的,現(xiàn)在做不了、思考不了,必須得依賴媽媽了。
于是,媽媽只得壓抑自己的怒氣,盡量保持平靜和理性來幫助他處理他的作業(yè)。
或者,當你責備了你的伴侶工作不上進,過了幾天,你發(fā)現(xiàn)他變得更加抑郁、無力,每每下班回來就躺沙發(fā)上,如同死魚,毫無生機,你氣憤不已,卻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憤怒和攻擊,擠出一絲的溫柔和耐心,去關心他到底怎么了。
他告訴你他工作壓力多么大,大到你根本就不理解。于是,你自責愧疚,輕輕安撫他,從此再也不敢催他上進,暗下決心今后自己要更努力工作。
4、“不是我不想做,我也盡力了,但我也沒辦法”
ta們很愿意滿足身邊人的期待,但總有一些例外情況在破壞。
比如,終于可以去心心念念的旅游了,卻在出行的前一晚,他感冒生病了,拖著虛弱的身體陪你旅游;
又或者,臨近大考,在關鍵時刻掉鏈子,不是無端肚子痛,就是睡過了、失眠了等等,在考試時無法發(fā)揮出他應有的能力,達到父母的期待。
此時,你感到憤怒,但對方誠心的歉意和無辜的模樣,又讓你難以表達出來,憋著一口氣。
這種隱形攻擊的方式,跟第2點是一樣的原理,意識層面想滿足你,潛意識層面想忠誠自己,于是找了個折中。
5.拖延
拖延,是蕞常見的一種隱形攻擊。
ta答應你“好的,我一會去做!”實際上卻遲遲不見行動,直到你發(fā)飆,ta才行動。
阿德勒說,“在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孩子的背后,總有一位母親,她對孩子的每一個細節(jié)都了如指掌?!?/span>
拖延往往是孩子對高控制的父母的消極抵抗。
在拖延這個過程中,你在等待回應中逐漸走向失控,而ta則以“無反應”來控場。
結語:
以上這幾種隱形攻擊模式,可以追溯到一個人的童年時期。
那是ta們的一種應對策略,尤其是為了應對家庭沖突不斷、或控制欲過強或不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想法和感受的父母。
那些壓抑的憤怒和恨意,經過變形,逃過了自身超我和父母的監(jiān)察,以隱晦的方式表達著。
這早期的童年經驗,經過復制,延續(xù)到了成年后的親密關系中。
但這樣一種壓抑的、隱蔽的方式并不能幫助ta們釋放內在的攻擊性。在消極對抗過程中,憤怒不會被暢快地消散,負面情緒依舊在累積。
而且,隱形攻擊,表面上壓抑了恨意,克制了憤怒,回避了沖突,護其免于強烈沖突之中。
但同時也將愛意阻隔,尤其在伴侶關系中,關系突然斷裂,雙方總是連接不上。ta人在,但你不知道ta的心在哪里,在想什么。
長期下去,將使雙方關系陷入持續(xù)性的憤怒、對抗、回避、無助之中。
▎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徐文嬌老師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時請標明出處,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,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。
相關閱讀:
溫馨提醒
心理咨詢預約熱線:020-34385911,34371477, 心理咨詢預約微信:13316087099,15815815407
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江南西總部: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1703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
江南西分部: 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3006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粵ICP備16042130號 技術支持:華創(chuàng)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