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:《伴侶》雜志2021年11月總第510期P55《婚戀診室》
趙先生:
結婚前,她內向、安靜,話少。跟同學、朋友在一起時,都是別人說,她在聽。那時,覺得她安靜又溫柔,我跟她相處時很舒服很放松。
可結婚后,她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,不僅話多,還喜歡抱怨。比如,我們外出購物,她會抱怨“看看人家,夫妻逛街,男人都主動提袋拎物,只有你才這么不自覺?!蔽遗紶柾硇┗丶?,她就很生氣“別的男人都是一下班就回家,你呢?”有時看電視,我們爭搶遙控器,我沒讓她,她就不高興“別人的老公都懂得讓著老婆,你呢?”……
好像我做的任何事情,都能讓她不高興。我真的很苦惱,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她。
在兩性交流中,男性較為理性,他們想表達的意思與語言基本一致;而大多數(shù)女性,語言更多是表達情緒或情感,與字面意思往往不一致,常給人夸張、混亂、故意、反話的感覺。
一個習慣用抱怨、指責來表達自己的人,往往是內心孤獨、需求不滿的,覺得不被愛、不被在乎、不被認可。
抱怨者在少女時期,很少抱怨。這并不是她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,樂觀快樂,而是她總壓抑自己,面對不滿總是保持沉默,不能勇敢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。而家人又總是對她所做的一切視而不見,或難以理解她的那些敏感的小心思。
抱怨者處于熱戀時,很少抱怨。她們全身心地沉浸在浪漫的幻想中,沒工夫去注意扔在地上的衣服和剩在桌上的早餐。她的另一半也同樣處在熱戀中,恨不得做一切事來取悅對方,誰還有工夫記住那些不愉快呢?
抱怨者在婚姻中,開始抱怨,因為這段關系在她內心是相對安全和穩(wěn)固的,她可以安心投射自己的任何期待。比如,更多的愛與關注,更多的照顧與關懷,更完美的丈夫,更完美的孩子。
同時,抱怨者往往難以直接說出問題的關鍵,難以真誠的表達內心想要的,而是把焦點放在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上——負面的、出錯的事情,反復強調自己的委屈和不滿。這讓伴侶感到
處處被批判,心中充滿委屈和憤怒。
其實,逛街購物時,妻子怪丈夫不自覺,她真正渴望的是與丈夫的親密一點兒,拉著手,挽胳膊,拎個包;
當丈夫晚回家時,妻子怪他不早回,她真正希望的是丈夫能熱愛這個家,渴望回家,喜歡家里;
當丈夫爭搶遙控器,妻子的怨嗔,但她真正希望的是丈夫能夠認可、欣賞她所喜愛的,陪她做她喜歡的事情。
因此,如果夫妻能多理解彼此的表達方式和成長背景,學習兩性交流的差異,采用真誠的表達、積極的回應,減少彼此的委屈和憤怒,未來相處會更輕松愉悅。
好的婚姻,不是不會遇到問題,而是積極探尋問題背后的原因,獲得收獲的過程。雙方共同反思、反省自己的責任,積極尋求解決之道,預防同樣的問題再次發(fā)生。在發(fā)生、處理中,提升自己。
溫馨提醒
心理咨詢預約熱線:020-38476248, 心理咨詢預約微信:15815815407
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江南西總部: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1703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
江南西分部: 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3006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粵ICP備16042130號 技術支持:華創(chuàng)網(wǎng)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