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,好男人www免费高清视频在线,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看片,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

020-34371477

020-34385911

13316087099

15815815407

關懷強迫癥:你給的,是別人真的需要嗎?
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4-26 11:29:24    點擊:1071
分享到:

  生活中,你是不是也經歷過不少來自朋友、同事和親人的過度關心呢?

  又或者,你自己總是不受控制的想要去關懷、幫助別人,想讓他人依賴你呢?

  在家庭中,似乎每個人都堅信著“愛TA,就要給TA無微不至的關愛”。

 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,如果我們沒有好好了解身邊人真正的需求,就對他們展開自認為必要的關心關懷的話,是否也會讓他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呢?

  曾有過這樣的一個案例:

  一名叫小方的14歲男孩,在他生日那天,邀請了幾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到家里慶祝,爸爸媽媽特此準備了一大桌子的菜。在吃飯的時候,媽媽像往常一樣不停的往小方碗里夾菜,生怕小方吃不飽,怕他自己夾不到,不一會兒小方碗里的菜就越堆越高,即使小方使眼色讓媽媽暫停,媽媽依然沒有停下來。

  事后,小方和媽媽發(fā)生了冷戰(zhàn),媽媽說話他不理,讓他做事他也不做。

  小方認為:“當時我碗里的菜都堆成山了,幾個同學嘴上不說,但我看到他們的表情就是在偷偷笑話我。每次吃飯都要夾來夾去,外人在也是如此,我都這么大的人了,太不給我面子了?!?/font>

  小方媽媽感到很委屈:“小方可是我的一切。他是個早產兒,從小身體就不好,我一直精神壓力特別大,生怕他有點什么閃失,擔心他上幼兒園吃不好,怕他被其他小朋友欺負。每天晚上都要起來檢查小方有沒有蓋好被子,是不是睡得好。他一和同學們出去玩,我就擔心,怕出意外。對于生活更是想凡事考慮周到,小方吃的穿的用的,樣樣都提前準備好……難道我這無微不至的關懷有問題嗎?”

  很多人會覺得父母都這樣,媽媽太愛孩子了,而孩子卻不太懂事,就因為這么點小事兒和媽媽冷戰(zhàn)。

  其實媽媽對小方的關愛確實有些過度了,她沒有考慮到現(xiàn)在的小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是否還需要這樣“無微不至”的照顧,也沒有在意小方會有什么感受,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“覺得”、去“認為”,忘記了小方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需要被人尊重、被看到,這樣的事情頻繁發(fā)生,小方的情緒就會不斷累積,對媽媽的厭煩與不滿,蕞終以這件事為導火索爆發(fā)。

  不論是在家庭關系、朋友關系還是戀愛關系中,類似的事情,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。

  就像我們常提到的一句話“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,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?!?/font>

  今天在這里想和大家提起一個心理學名詞——“關懷強迫癥”。

  可能大家會疑惑:什么時候對他人的關心竟然也成了一個問題?

  “關懷”或者“關心”他人,一直是大家所提倡的、被認為是好的行為,也一直是受到社會嘉許的,而且人與人之間確實也需要互相關心和幫助。

  但如果一個人總是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關懷,不理會別人真正的需求,“誘使”別人依賴上自己的關懷,這一心理動機與行為就值得審視了。

  “關懷強迫癥”,英文原詞是“Co—dependency”,是指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。

  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人總是會不自覺地去關懷和幫助他人,不去關心他人自己就難受,然而這種關懷關心又通常是別人所不需要的。TA會強迫別人接受TA的關懷和關心,當TA的細致關懷被人依賴時,TA會自我滿足于這份成就與價值,即TA會以此來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,獲得心理上自我滿足。

  也就是說,有關懷強迫癥的人特別依賴于別人對自己的需要。

  這種情況往往發(fā)生在家庭關系或人際圈子里,比如說家庭里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心,婚姻關系里妻子對丈夫的過度關愛,友情里對朋友的過度操心等等。雖然這種行為是基于一種愛或友誼,但結果常常是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健康互動,偏離初衷。

  就比如關懷強迫癥的家長,可能會導致孩子過于依賴,獨立性、獨立思考能力下降。

  家長秉承著“為了孩子好”的信念,不自覺地總要事事親力親為,高度關注孩子,對他的一舉一動都密切關注,什么事情都要去“關心”和給意見。

  久而久之,孩子在做決定或需要獨立行事時,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都會有求于人,離不開家長。

  對于關懷強迫癥者自身來說,有時也會感到痛苦與困擾。關懷強迫癥者幾乎很難拒絕他人,他們會覺得拒絕別人、不幫助別人,自己就是不負責任的,不是好人。對他人的事,他們會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關注,因此,也忽略自己本身的事情,將自己重要的事情拋之腦后,比如,媽媽過度關注孩子的發(fā)展,而忽視了自身的職業(yè)、人際、個人的成長,蕞后變得除了孩子和老公,自身一無所有。

  所以,這種關懷強迫癥,短期是“你好,我好,大家好”,長期是“你過得不好,我過得也不好,大家都過得不好”。如果你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有這樣的問題,趕緊反觀一下,看看到底是出于怎樣的心理動機才有這樣的外在行為。大家也可以踴躍地在文章下方留言,我們一起討論哦!


  心理咨詢預約熱線:020-34385911 預約微信:13316087099

溫馨提醒

當您或孩子出現(xiàn)情緒、學習、行為、人際等心理問題,或你們的親子關系出現(xiàn)問題時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wap.020xlx.com,切勿延誤而失去了治療時機! 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時,可以聯(lián)系m.020ljx.com,您的困擾有我們的專業(yè)幫助! ?

心理咨詢預約熱線:020-34385911,34371477, 心理咨詢預約微信:13316087099,15815815407

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
江南西總部: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1703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

江南西分部: 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3006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粵ICP備16042130號 技術支持:華創(chuàng)網(wǎng)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