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生家庭,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,會影響你的三觀、處事方式,形成自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。換句話來講,你的擇業(yè)、擇友、擇偶都或多或少跟你的原生家庭脫不了關系。
什么是原生家庭?
我們?nèi)说囊簧杏袃蓚€家。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,有爸爸媽媽,也許還有兄弟姐妹。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后,自己結(jié)婚成家的那個家,我們把D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。
原生家庭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影響?
父母的脾氣秉性、為人處世風格、家庭環(huán)境等,會潛移默化地復制到后輩身上烙下印記。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,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影響。
1.原生家庭更影響了我們表達和接受愛的能力
之前有段話在微博上很火:
“一直覺得在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很幸運,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么樣的,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,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。”
因為知道往正確的方向跑,所以總是過得很幸福、總能交到不同的朋友,然后從不同人那里收獲更多的溫暖和愛。
那么,在湊合、冷戰(zhàn)、吵架的夫妻關系下長大的孩子呢?
“不知道什么是好的,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。要碰壁很多年,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?!?/span>
他們不夠幸運,沒能享受更多的保護和關愛,卻承受了冷漠的暴力。于是,變得獨立卻沒有安全感,表現(xiàn)上無憂無慮,內(nèi)心里千瘡百孔。
比如,一個非常漂亮、品學皆優(yōu)的女孩子,找對象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,相處一段時間,又很難勉強自己而分手;而她在找工作時,也會因為覺得自己太差,配不上那些好的高薪的職位;在單位也不敢提要求,總覺得自己不配。
2.影響親密關系
有些人在冰冷的家庭中成長,從小目睹了父母不和、爸爸的出軌,覺得婚姻很可怕,習慣把一切親密關系都拒之門外,即使遇到喜歡的人,一想到家庭和父母,也會默默告訴自己:“算了吧”。
現(xiàn)實生活中很多人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和父母婚姻狀況驚人地相似。小A婚后發(fā)現(xiàn),她的公公、丈夫和兒子在婚姻關系里的表現(xiàn)幾乎一模一樣,都是非常大男子主義,對伴侶統(tǒng)統(tǒng)指責加控制。而家里的女人也是如出一轍,統(tǒng)統(tǒng)地討好丈夫并忍氣吞聲。
有些年輕人雖然進入了婚姻,依然被原生家庭控制,這種情況多見于獨生子女家庭。比如婆婆百般干涉小倆口生活,或者有的丈母娘也包辦小倆口的家務甚至代替小倆口養(yǎng)育孩子,這種影響對年輕人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。
3.影響自尊、情緒、性格和行為習慣
父母脾氣暴躁 = 我時常難以掌控自己的脾氣
父母性格呈現(xiàn)極端多面性 = 我性格古怪多變
幾乎沒有受到過任何夸獎 = 即使自己已經(jīng)在優(yōu)琇的水平線上也內(nèi)在自卑
成長的過程中感受經(jīng)常被忽略 = 嚴重討好型人格,希望全世界都喜歡自己
一位女士發(fā)現(xiàn),因為她扮演的是“家中傭人”的角色(料理家務、照顧弟妹;為了讓父母都可以出外上班,以及讓弟弟可以讀大學,她自己只讀到小學就沒有再繼續(xù)上學),所以她在重要的朋友關系及親密關系中,常常落入卑屈的模式。她沒有結(jié)婚,而且迷失了方向,不知道該做些什么。
一位男士覺得要戒掉隔三差五就上酒吧喝幾杯馬丁尼的習慣很難。他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有這種習慣,全是因為遵循父親和祖父的慣例。
一位女士說話總是很小聲,因為小時候家人不許她太大聲說話或太引人注目。她也不敢向老板要求加薪,因為這樣會引起別人“特別的注意”。
許多在“謹慎的雙親”照料下長大的來訪者發(fā)現(xiàn),當他們年齡愈長,就愈害怕在金錢上、職場上,及親密關系上冒險。
在不允許表達強烈情緒——不管正面或負面——的家庭中長大的男性與女性,長大成人后很難了解自己的感覺,當然更不可能將感覺表達出來。
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影響的人,往往D一時間會非常迫切地希望消除過往的痕跡。
比如,有些人想通過逃離家庭(如外地上學、出國等)來逃離這一切,卻發(fā)現(xiàn),它在內(nèi)心留下的烙印,那些條件反射、依戀模式、價值觀念,那些痛苦的孤獨的回憶……都從未離開自己。
另外,一個人雖然非??释?“改寫過去”,但無意識中卻傾向于不由自主地重復一些早年的創(chuàng)傷性體驗。
“強迫性重復是這樣一種心理現(xiàn)象——個體不斷重復一種創(chuàng)傷性的事件或境遇,包括不斷重新制造類似的事件,或者反復把自己置身于一種‘類似的創(chuàng)傷極有可能重新發(fā)生’的處境里?!?/span>
比如曾經(jīng)因為被羞辱的孩子,當他成年后,他會不斷無意識中去創(chuàng)造曾經(jīng)被羞辱的類似場景,然后會被再度羞辱;曾經(jīng)因為媽媽抑郁而不能得到很好照顧的孩子,當他成年后會不斷與受苦的女人交往,從而不斷重復曾經(jīng)需要不斷照顧母親時痛苦的那些體驗等。
沒有人愿意讓自己一直重復體驗那些痛苦的體驗,但是潛意識會帶領他們?nèi)ピ俅沃貜腕w會那些痛苦,如果沒有人幫助,會很難從那些體驗中逃出來。
那么,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限制?
1. 認識到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,這只是你人生的D一次成長。
父母只能陪伴我們?nèi)松囊欢涡r光,我們首先要明白,自己才是終其一生陪伴自己的那個人,童年決定了我們生命初期的生命質(zhì)量,但成長卻是我們自己一輩子去完成的事情。
我們作為成年人,脫離了原生家庭,需要也完全能夠自己去掌控自己的意識和人生,而這也是決定能否完全擺脫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重要因素。
人的一生當中會遇到大量的人和事,而這些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的性格,幫助我們成長,改寫我們的人生。人生越往后走,你會越來越發(fā)現(xiàn),父母對你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少。
2.承認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。
承認我們對原生家庭的恨、愛、憤怒、羞愧、傷痛、挫敗等情感,是降低原生家庭對我們負面影響的D一步。
父母也是普通人,也是D一次做父母,他們沒法帶給你一個好的原生家庭,可能是由于他們的父母也沒有帶給他們一個好的原生家庭。
父母有自己的局限性,也有時代的局限性,不讓父母的悲劇,在自己的身上重新上演,以免造成代代相傳的“強迫性重復”。
3. 以更開放的視角去看待早年的經(jīng)歷。
其實,成長中的負面經(jīng)歷確實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,卻不僅僅是負面的影響。不幸的經(jīng)歷并不總是破壞性的,它還會給人們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。認識到這一點,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去思考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益處,而非沉浸在崩潰之中。
可以思考自己從原生家庭繼承下來的思考方式以及行為方式有哪些,它們是幫助自己成長,還是阻礙成長?是否有更好的方式? 雖然反思的過程會是痛苦的,但收獲肯定是非常大的。
4.尋找心理咨詢的幫助
一旦你覺察到一些自我限制的行為、思維和模式,你就可以選擇賦予自己力量,去學習和改變。
學會接受不同人的思考方式、行為方式,去理解他們?yōu)楹芜@樣做。如果你有了新生家庭,也可以去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,更多地理解對方。
理清自己受到負面影響形成的當下狀態(tài)是怎樣的,想象理想狀態(tài)的自己是怎樣的,然后思考如何從當下變?yōu)槔硐霠顟B(tài)的方法。
這個過程中,若能找尋到一位心理咨詢師,適時給予指點和反饋,會更有效。
而在一段安全的咨詢關系中,咨詢師可以一起探索出使你糾結(jié)與痛苦的原因,也可以帶你重新體會早年與父母互動的過程,獲得新的經(jīng)驗和認知。隨著不斷獲得一種更加清晰的理解,可以成功地降低各種強迫性重復的行為。
相關閱讀推薦:心理創(chuàng)傷,為何需要修復?
溫馨提醒
心理咨詢預約熱線:020-34385911,34371477, 心理咨詢預約微信:13316087099,15815815407
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江南西總部: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1703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
江南西分部: 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3006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粵ICP備16042130號 技術支持:華創(chuàng)網(wǎng)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