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專家: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咨詢師、高級婚姻咨詢師 ——李建學
ps:本案例已征得當事人書面授權同意,其個人信息已經(jīng)作技術處理。
一次莫名其妙的出軌
來訪者張先生,是一位35歲、英挺斯文的男士,已婚3年,為挽救婚姻而來。原因竟是,太太主動告訴他,她出軌了,還堅決要離婚。
他非常震驚,完全沒法接受,他一直很信任太太,從未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(fā)生在自己身上。他更接受不了的是,太太還要堅決跟他離婚。
咨詢中了解到,這是一次非常意外的“出軌”。
張先生是碩士,年紀輕輕就是一家大型企業(yè)高管,除了一套和母親住的200多平米的江景房,還有三套房子在出租。
丁小姐是一個活潑開朗、豁達大氣的女孩子,在一家企業(yè)里做中層管理,婚前也首付了一套自己的房子。
他倆相識于三年前的一次朋友聚會,彼時丁小姐27歲,兩人一見如故,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,由于交往過程中丁小姐意外懷孕,于是兩人奉子成婚,現(xiàn)在寶寶2歲多。
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完美。
孰料,丁小姐在一次外地出差,應酬完客人喝了一些酒后,情緒被觸動,嚎啕大哭,男下屬安撫她,兩人莫名其妙地睡在一起了。
第二天丁小姐醒過來后無法接受,很后悔。男下屬趁機表達愛意,表示會負責,希望和她結婚。
丁小姐此前只是覺得男下屬做事靠譜,對他暗戀自己毫不知情,自己雖然在婚姻中有委屈和不滿,但自己對老公還有感情。她堅決拒絕了男下屬 ,出差回去便讓男下屬主動離職了。
出軌事件發(fā)生后,丁小姐深覺愧對老公,亦擔心告訴老公后,會對他造成二次傷害。但若不說,這個事情可能永遠是一根刺,即使老公原諒她,她也沒辦法原諒自己。
經(jīng)過一番思想斗爭后,為求心中坦蕩,她如實告訴張先生,并且提出離婚。她表示出軌的確是自己做錯了,傷害了他,但自己說出來并不是希望獲得原諒,只是不說自己會良心不安。雖然她不舍得離開他,但思前想后她覺得要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負責,她希望兩人可以好聚好散,和平分手。
丁小姐無意中出軌的背后,是什么呢?
被母親情感綁架的兒子
張先生是獨子,早年在一個比較幸福的家庭中長大,父母比較恩愛。但在他小學畢業(yè)那年,父親因意外受傷搶救無效死亡。
父親在彌留之際,拉著他的手,囑咐他好好照顧母親。母親婚后一直是家庭主婦,父親去世后家里獲得了一筆賠償金,母親既沒再婚,也再沒有出去工作過,全副心思都在兒子身上。
父親去世后,十二三歲的張先生就扛起了家庭中男人的角色。母親生氣或委屈時哄著,母親生病時貼心照顧。在母親心里,兒子已然成了她的感情惟一的依靠。
但對張先生來說,這是一種說不出來的精神綁架。他有過幾段戀愛經(jīng)歷,和對方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,但蕞后都因為母親的挑剔和不滿意只好忍痛分手。
因為,父親臨終前把母親托付給他,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照顧好母親,寧愿委屈自己,也不能讓母親受委屈。
所以他雖然很愛女友,蕞后也不得不接受分開的事實。
在婆媳關系上心力交瘁的太太
當初張先生和丁小姐談戀愛時,母親反應非常冷淡,表示也希望兒子能夠早點結婚生子,找一個賢惠、愛他的老婆。
戀愛、懷孕直到生小孩前,張先生和丁小姐基本上是周末才在一起,平時都各住各家,張先生因為要陪伴母親。
丁小姐和婆婆在相處中出現(xiàn)很多矛盾。
首先飲食習慣差別很大。
婆婆吃齋,不僅不吃葷,做的蔬菜里油鹽各種調(diào)味料都不放,說原汁原味蕞健康。
但丁小姐是北方人,喜歡重口味,懷孕時胃口本就不好,想吃一些自己喜歡的飯菜。然而婆婆堅決不允許,不僅自己不吃葷,還不允許其他人在家里吃葷菜。
丁小姐只好委屈自己。
其次是婆婆要求多到過于挑剔,比如丁小姐的衣服只能晾在陽臺的邊上,中間的位置只能晾她和兒子的衣服等等;比如他們母子上桌動筷后丁小姐才可以吃。
即使如此,丁小姐也從不跟婆婆爭吵,想起老公交代過自己,要對婆婆好,但是無論怎么對她好婆婆都不滿意。
所以她有時候會買一些進口的高檔水果、點心給婆婆,婆婆卻指責她亂花錢。丁小姐很委屈,覺得花的都是自己掙的錢,自己花自己的錢孝順你,你還覺得我亂花錢。
丁小姐下次只好買普通點的水果,但婆婆仍然很挑剔,不是嫌棄沒品質(zhì),諷刺是在哪撿回來的,就是說水果酸或味道不好。
再后來丁小姐就什么都沒買,老公又怪她:你一周都不在,回來也不給媽媽買點什么東西。
她覺得很憋屈。
蕞后是生孩子、坐月子的問題。丁小姐考慮到自己產(chǎn)后身體虛弱,需要有人照顧和幫忙,本想在她家請月嫂;婆婆卻表示:我家的孫子,當然要在我家里生,我當年生你老公不就是這樣的嗎?
只要婆媳有分歧,張先生是毫無例外站在婆婆這邊,丁小姐只好妥協(xié)。
孩子未滿月,母女落荒而逃
沒辦法,丁小姐只好請自己媽媽來幫忙,雖然自己爸爸身體狀態(tài)不好需要照顧,但現(xiàn)在這種情況只好暫時先犧牲一下爸爸了。
媽媽過來后,和丁小姐一樣,受盡了委屈。
張先生家里明明有一間很好的客房,婆婆卻上鎖不讓用,表示這個客房只能招待自家這邊的客人。丁小姐的媽媽只能睡在張先生書房里的小小的活動床。
丁小姐坐月子,需要吃一些滋補品和肉類,這樣才有奶水,但婆婆堅決不允許。
其實,私下里張先生也會對丁小姐道歉,認為自己母親確實過分了。他偶爾也會跟母親爭吵,但只有他可以說母親壞話,不允許岳母和丁小姐說母親的不好。
他有時候跟母親吵,甚至還吵得很兇,但母親是不會改變的,還哭訴兒子是白眼狼,讓他很無奈。
這讓丁小姐覺得,婆婆既強勢又控制,蠻不講理,甚至讓她覺得有些變態(tài),不僅不把她當成一個正常的媳婦來對待,甚至沒把她當成一個正常的人來看待。
她覺得特別憋屈和委屈,平時她大大咧咧也無所謂,畢竟只是周末才過來,但現(xiàn)在自己要奶孩子,營養(yǎng)一直跟不上,身體逐漸消瘦,更不能接受媽媽跟著受委屈。
在寶寶出生不到20天的情況下,趁著張先生不在家,丁小姐和媽媽帶著寶寶逃也似地回到了自己的房子。
自此,丁小姐基本上就不回老公的房子住了,周末會帶孩子回去看看婆婆,但絕不會留下過夜。
所以兩人長期做著周末夫妻,張先生周一到周五都陪母親,周末就過去陪丁小姐和孩子。
張先生對孩子很好,周末過去照顧孩子時,喂奶、晚上起夜、把屎把尿等,都是非常用心的;他也對丁小姐娘家人很好,比如岳父母身體不好,他會用心陪岳父母看病,照顧他們生活起居。
不想離婚,又難過心理關的丈夫
張先生覺得丁小姐的確受了很多委屈,和前面幾任女友相比,她已經(jīng)做得夠好了。
雖然丁小姐出軌了,但這次是一個偶發(fā)事件,并不表示丁小姐是一個壞女人,但另一方面,他內(nèi)心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情,之前自己悄悄地想過,如果太太出軌,自己會毫不猶豫地離婚,但這個事情真的發(fā)生后,他不想離婚。
他還愛著太太,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沒有完整的家庭,表示會原諒她,還希望兩人過下去。
但張先生內(nèi)心非常痛苦,想原諒又放不下。他有時候會忍不住罵丁小姐不自重,但丁小姐堅決要離婚時,他又痛哭流涕地挽留。
在反復糾纏的過程中,太太也覺得非常痛苦,更加堅定了離婚的念頭,希望不要再彼此折磨,要和他協(xié)商離婚事宜和撫養(yǎng)權,辦離婚手續(xù)。
要挽救婚姻,需找到太太出軌背后的原因。
1、家庭關系失衡
張先生是在與媽媽共生的關系中長大,母子鏈接太緊,張先生雖然和太太結婚了,但他并未“成家”,依然活在原生家庭中。
太太本來想融入這個家庭,但無法融入。孫子的到來,都沒能打破這種共生關系。太太的失望、委屈是顯而易見的。
而婆婆明顯是排斥媳婦的,看似是飲食差異、曬衣服或生活的一些細節(jié)要求,其實在跟媳婦立規(guī)矩,在阻止媳婦的融入。
婆媳之間有一層微妙的特殊關系,兩個女人愛著同一個男人。很多婆婆在潛意識中充滿了矛盾:一方面渴望兒子獨立,找到一個好媳婦開枝散葉;另一方面情感上非常失落,難以忍受母子分離帶來的喪失感。
有些婆婆會不開心但還是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有些完全忍不住,對兒媳充滿了排斥和憤怒,甚至有些人會在小夫妻之間攪合,見不得兒媳婦幸福,就如張先生的母親。
早年父親臨終前的托付,帶給張先生巨大的壓力。他不懂得他可以愛母親,但不能以傷害犧牲太太為代價,更要讓母親和他都有各自的獨立生活。
在這個家庭中,親子關系遠遠大于夫妻關系,張先生一直在照顧母親的感受,雖然他跟母親也會爭吵,但卻是綁著太太一起做出犧牲。
他正是因為心中愛太太,就把太太當成自己一樣在這個家里犧牲,但他不知道太太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。
2、太太的出軌是偶發(fā)事件
太太受了這么多委屈,出軌是酒后的偶發(fā)事件,太太能夠坦誠地告訴他,其實是需要勇氣的。如果他還愛太太,可以給她一個改錯的機會。
更重要的是,她也和下屬說得非常明確,現(xiàn)在下屬已經(jīng)離職了。這也說明太太在精神上并未背叛先生。
3、挽回需要有認知與行動的改變
如果先生想要挽回,首先要明白,自己和太太都是獨立的個體,要走出依賴共生的關系,自己需要從心理上成長;
其次,在一個家庭中,夫妻關系應擺在首要位置,夫妻關系良好,倆人共同養(yǎng)育孩子,再孝順母親,家庭關系自然順了。
在行動上,要和太太住在一起,走進核心家庭。他大多數(shù)的時間應該和太太住在一起,不能讓自己游離在核心家庭之外??梢砸龑А幽赣H參與一些老年人的活動,豐富老年生活,慢慢拉開母子距離;周末看望、陪伴母親,甚至有需要回去照顧她,或者請一個保姆照顧母親,甚至為了方便兼顧,他可以在家附近或買或租一個房子給母親住。
當各方訴求得到滿足,太太看到婚姻的希望,夫妻自然能享受婚姻的幸福。
另外,對于太太的出軌,張先生至少有一半的責任。如果他當初調(diào)節(jié)好婆媳矛盾,太太不會受這樣的委屈,也就不會借酒澆愁向男下屬傾訴了。
所以,不能讓太太去背負所有的責任,更不能抓住這件事情不放,把太太作為肇事者去指責抱怨。
這個事情發(fā)生了,是一件傷害性事件,同時也是一個契機和轉機,它警醒我們不能再這樣,否則按這種模式下去,孩子在父親缺位的環(huán)境下成長,對孩子也會影響,今后孩子的夫妻關系也會受影響。
通過這個事件,一家人各司其職,各就其位,理順婚姻關系,把核心家庭建設好,重新改善夫妻關系,當小家幸福的時候,其實夫妻倆更能夠去愛母親、孝順母親。
溫馨提醒
心理咨詢預約熱線:020-34385911,34371477, 心理咨詢預約微信:13316087099,15815815407
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江南西總部: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1703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
江南西分部: 廣州海珠區(qū)寶業(yè)路46號江南花園D座3006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粵ICP備16042130號 技術支持:華創(chuàng)網(wǎng)絡